鈦合金因其密度低、強度高、耐腐蝕等方面的諸多優點,被廣泛應用于航空、航天等領域[1-2]。TC11鈦合金具有優異的熱強性能,可在高溫的環境中長期工作,主要用于制造航空發動機的壓氣機盤、葉片等[3]。鈦合金屬于航空難加工材料,其切削加工性能相對較差,目前加工刀具主要為高速鋼或硬質合金,在高速切削時磨損速度加快,限制切削效率的提升。為減少刀具磨損,提高其耐用度,就需從刀具-工件摩擦副的摩擦學特性入手,研究刀具磨損機理。
國內外很多學者圍繞刀具磨損機理開展了相關研究,劉鵬博士從摩擦學特性入手,研究了超硬刀具高速銑削鈦合金的磨損機理,結果表明硬質合金刀具主要表現為磨粒磨損、嚴重的粘結磨損和擴散磨損[4]。范依航等[5]研究了硬質合金刀具干切鈦合金Ti-6Al-4V時的磨損行,結果表明在切削過程中刀-屑接觸面伴隨著嚴重的黏結、擴散以及氧化現象,這種現象隨著速度增加而加速出現。韓變枝等[6]研究了涂層硬質合金刀具高效切削鈦合金刀具磨損情況,結果表明刀具磨損以后刀面磨損為主,磨損機理為粘結、擴散和氧化3種磨損形式并存。梁雄等[7]研究了高溫條件下鈦合金對硬質合金的摩擦學性能,結果表明兩者的摩擦系數波動劇烈,黏滑摩擦嚴重,隨著載荷、溫度與速度的增加黏滑現象愈加劇烈。
從檢索到的文獻來看,大多研究者從切削試驗入手,研究硬質合金或者涂層刀具切削鈦合金的磨損機理。陶瓷刀具以其耐磨性好、摩擦系數低、不易粘刀等優點,適合高速切削環境,在加工鈦合金等難加工材料方面有不錯的前景[8-10]。切削過程中,由于刀具與材料之間的擠壓、摩擦作用,產生大量的切削熱,熱量不能及時導出,在切削摩擦區域溫度急速上升,溫度上升造成刀具磨損的加快,導致切削表面質量無法控制。
本文針對陶瓷刀具切削鈦合金時刀具磨損問題,通過高溫摩擦試驗研究陶瓷材料和固溶時效后TC11鈦合金磨損行為,探究高溫下鈦合金磨損機理,為揭示陶瓷刀具切削鈦合金時磨損機理、控制工件加工表面質量提供理論依據。
1、試驗材料及方法
此次摩擦磨損試驗在HT-1000型球-盤式高溫摩擦磨損試驗機上進行,其工作載荷范圍為1.5~20N,主軸的轉速為0~2000r/min,溫控范圍為常溫~1000℃。TC11鈦合金加工成直徑為43mm、厚度為5mm的圓盤,其化學成份見表1。
熱處理方式為固溶時效處理,固溶溫度為960℃,保溫30min+水冷,時效溫度為530℃,保溫30min+空冷。顯微組織如圖1所示,經固溶時效處理后的TC11鈦合金,可以清楚地看到α相減少,β相增多,等軸狀的α顆粒均勻的分布在β基體上。熱處理后的表面硬度明顯增加,為53.5HRC;所用摩擦副為直徑為4mm的氮化硅陶瓷球。
試驗參數:溫度分別為100、200、300、400℃,載荷8N,轉速1000r/min,摩擦時間為15min。試驗前需將圓盤和球表面打磨干凈,去氧化皮,用酒精+超聲清洗,吹干。試驗溫度由試驗機自身溫控系統調節至試驗溫度;摩擦系數由計算機實時保存數;磨損量由精度為0.1mg電子天平測量圓盤的磨損失重得到;采用InspectF50型掃描電鏡(SEM)觀察磨損表面形貌,并采用EDS對成分進行分析。
2、試驗結果與分析
2.1溫度對摩擦系數的影響
圖2是100、200、300、400℃下摩擦系數隨時間變化曲線。由圖2(a)可看出,在開始的磨合階段,由于接觸表面不平整,磨損面實際接觸面積較小,處于磨合階段,所有試樣摩擦系數均有短暫上升趨勢,在100和300℃時2min后趨于平穩;在200℃時在2min后達到最大值,之后開始逐漸下降至平穩狀態,在400℃時在1min后達到最大值,之后開始逐漸下降。經過磨合階段后,隨著時間變化,在100和300℃時,摩擦系數在0.50~0.54之間波動,基本趨于穩定狀態;在200℃時,摩擦系數在0.48~0.55之間波動,波動范圍相對較大,但整體趨于穩定狀態;在400℃時摩擦系數由0.50逐漸下降,約在第8min時下降至0.35,在第10min后有所上升,上升至0.45,整個過程中,上下波動范圍較大,摩擦系數下降是因為表面形成一定的氧化層,波動較大是因為摩擦表面出現分層,并有邊緣剝落,導致波動較大。
由圖2(b)可看出,在整個穩態磨損階段,在100、200、300℃時摩擦系數平均值分別為0.50、0.52、0.53,變化不大,呈輕微上升趨勢;在400℃時摩擦系數平均值為0.41,較前3類明顯下降,下降幅度為20%。
2.2溫度對磨損量的影響
圖3是固溶時效處理TC11的磨損量與溫度的關系。從圖中可以看出,在200℃時,磨損量較100℃下降37.5%;在300℃時,磨損量較100℃增加120%;在400℃時,磨損量較300℃下降20%;在200℃時,磨損量最小;在300℃時磨損量最大,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倍。
2.3磨損形貌及機理分析
圖4是不同溫度下TC11磨損區域SEM圖。
圖4(a)為100℃時的磨損形貌,存在明顯犁溝和磨粒;圖4(b)為200℃時的磨損形貌,與圖4(a)相比,磨面相差不大,但出現少量黑色和白色物質;圖4(c)為300℃時的磨損形貌,摩擦表面出現大量黑色和白色物質,并伴隨有剝落層產生;圖4(d)為400℃時的磨損形貌,摩擦表面出現大片黑色物質和白色物質,白色物質被碾碎,剝落層逐漸剝落。由EDS分析,白色和黑色物質氧含量明顯升高,同時兩者增加時摩擦系數減小,推測為氧化物[11]。由此可見,隨著溫度的升高,摩擦表面黑色的氧化物和白色氧化膜逐漸增加,剝落層開始顯現并在邊緣處逐漸剝落。
對4種溫度下摩擦表面進一步分析,研究其表面主要成分情況,如圖5所示。由圖可知,磨損后的表面,除了本身成分外,還出現了大量的O元素,Si和N元素的含量較原成分也有較大的升高。O元素的增加說明有大量的氧化物生成,Si和N元素增加主要是從摩擦副氮化硅擴散過來的。O元素含量隨著溫度的升高不斷增加,100℃時,O元素含量為10.30%,200℃時的含量是100℃時的2倍多,300℃時的含量接近100℃時2倍,400℃時的含量是100℃時3.5倍,由于氧化層的存在,增加了表面的耐磨性,這也是400℃時摩擦系數低的原因之一。Si和N元素的含量隨著溫度的升高有降低趨勢,尤其是在400℃時,Si和N元素的含量僅為100℃時的3/5和1/20,說明隨著溫度的升高,摩擦副的擴散減緩,這主要是因為氧化物的形成降低了摩擦系數,抑制了Si和N元素的擴散。結合圖4磨損區域的SEM圖可以看出,在100℃和200℃時,主要以磨粒磨損為主,存在少量氧化磨損;300℃時,依然以磨粒磨損為主,伴有氧化磨損和少量黏著磨損;400℃時,由于氧化物大量生成,氧化區域擴大,所以主要以氧化磨損為主,伴有磨粒磨損和少量黏著磨損。
圖 5 不同溫度下 TC11 鈦合金磨面的 EDS 分析
Fig.5 EDS analysis of TC11 titanium alloy grinding surfac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
3、結論
(1)在100、200、300℃時,固溶時效后的鈦合金TC11的摩擦系數約在0.50,隨時間變化波動相對較小,摩擦系數相對穩定;400℃時,摩擦系數降低至0.40,隨著時間變化波動較大,摩擦系數不穩定。
(2)溫度對固溶時效后的鈦合金TC11的磨損量有較大的影響,200℃時磨損量最小,300℃時磨損量最大,最大磨損量是最小磨損量的2倍;磨損量大小依次為300、400、100、200℃。
(3)100、200、300℃時,固溶時效后的鈦合金TC11主要以磨粒磨損為主,同時均伴有氧化磨損,氧化磨損隨著溫度愈發明顯;400℃時,隨著磨損區域氧化物增加,磨損機理以氧化磨損為主,并伴有磨粒磨損和少量黏著磨損。
參考文獻:
[1]Zhang Xiyan,Zhao Yongqing,Bai Chenguang.Titanium alloys and applications[M].Beijing:Chemical Industry Press,2005.
[2]Song Z M,Lei L M,Zhang B,et al.Microstructure dependent fatigue cracking resistance of Ti-6.5Al-3.5Mo-1.5Zr-0.3Si alloy[J].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&Technology,2012,28:614-621.
[3]毛小南,趙永慶,楊冠軍.國外航空發動機用鈦合金的發展現狀[J].稀有金屬快報,2007,26(5):1-7.
[4]劉鵬.超硬刀具高速銑削鈦合金的基礎研究[D].南京:南京航空航天大學,2011.
[5]范依航,郝兆朋,林潔瓊,等.干切鈦合金 Ti-6Al-4V 時硬質合金刀具磨損行為研究[J].制造技術與機床,2015(11):148-152.
[6]韓變枝,劉公雨,陳明,等.高效銑削鈦合金涂層硬質合金刀具 優 選 及 磨 損 試 驗 研 究 [J]. 制 造 技 術 與 機 床 ,2018(8):152-157.
[7]梁雄, 杜平, 高黨尋, 等.Ti-6Al-4V/WC-Co 干摩擦性能研究[J].制造技術與機床,2022(1):98-102.
[8]Celik A.Dopant-dependent diffusion behavior of SiAlON ceramics against Inconel 718 superalloy [J].Ceramics International,2018,44:17440-17446.
[9]Zhang Heng,Dang Jiaqiang,Ming Weiwei,et al.Cutting respon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ed Ti6Al4V with solid ceramic tool under dry high-speed milling processes [J].Ceramics International,2020,46:14536-14547.
[10]Sun Jianfei,Huang Shun,Ding Haitao,et al.Cutting performance and wear mechanism of Sialon ceramic tools in high speed face milling GH4099 [J].Ceramics International,2020,46(2):1621-1630.
[11]李景陽,王文波,秦 林,等.TD3 鈦合金離子滲氮層的摩擦磨損性能[J].金屬熱處理,2021(9):258-261.
相關鏈接